<
2024-10-23 20:52:17
第二章 五邑方言的文化特征
2.1五邑方言的历史渊源
方言学者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甘于恩教授指出:“四邑片的个性鲜明,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兼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从语音、词汇上分析了四邑话所受到的客家话影响。余霭芹教授也指出四邑话有客、赣语的成分。最近,笔者和另一位学者更是论证了四邑话中的闽语成分。这说明四邑话面貌的复杂、可能与其移民来源有关。”[footnoteRef:0]可惜未见深入的五邑方言溯源而是“点到为止”。
欧济霖认为:“中原话及由中原话演变而成的客家话结合,并融人冈州土语,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五邑方言。”他从五邑方言形成的过程作阐述:“秦朝以前,就生息繁衍着从游猎、渔猎到游牧、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土著越人。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把许多‘谪徙民’从中原强制迁到岭南‘与越杂处’。北宋时,中原人为避金乱,多有徒居粤北;宋室南渡后,战火自北而南蔓延,为避兵燹、逃战祸,中原人又纷纷南迁。据五邑姓族各谱载,冈州(五邑)是北人落籍集中的地区之一。至宋末,二王南逃,移驻新会崖山,所率官兵数万及四方勒王义师,官吏扈从,号称20万军民。山战后,宋室覆亡,残兵败卒,遗臣节士,流散隐居冈州者,亦为数不少。及明清之际,冈州又一次成为战场,散落的中原人也就地定居。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后,内乱外患,民不聊生,大批五邑的破产农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为谋生而远涉重洋,流向海外,五邑地区逐渐形成侨乡,内外交往频繁,五方言不可避免地渗入大量外来语(外国语),使五邑方言染上了很多外来文化的色彩。”[footnoteRef:1]
调查显示,江门五邑地区的先民大都来自南雄珠玑巷,还有一部分是南宋末年随宋主从浙江、福建迁徙而来。中原移民与当地土著人杂居,语言也逐渐脱离了原居住地区语言特色,彼此吸收、融合各自民族语言因素,形成了五邑方言。
2.2五邑方言的特征
五邑人与居南粤、珠江三角洲人同出一宗,五邑方言仍属于汉语粤方言中的五邑系,与广府(广州)话基本相通。五邑人很早就出国谋生,并与家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过数代的繁衍,通过与异国他乡民族文化的交往,五邑话中夹杂着大量外来语。加上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推广普通话,五邑话中又参杂了北方语言。因而五邑方言呈现多元性,既有南迁的中原的古字古音遗风,也有粤方区的语言、声调,又有中西语言的兼容并蓄。由于它隐含多种方言的成分如粤语、北京话、客家话、语、闽语,所以五邑话与广州话又有很大的不同。
五邑话在字、词的读法上与广州话差异不大。但各地之间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又有差异。五邑话的特点:声调以8个为多,只有恩平话是7个,但有丰富的形态变调,尤其是名词往往变为低调或升调;台山、开平方言有边擦音;有介音i、ǔ;基本没有长短元音的音位对立;有不少与广府片方言相异的词语,如“臀”(屁股)、“做下”(恩平话指“全部”)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与广州话也不同;完成体标记用“阿”或“都”,而不用“左”;形容词普遍有 ABAB式重叠,如开平话的“饱头饱头”(有点饱))恩平话的“憨似憨似”(傻傻的)。此外,五邑方言还有如下特色:大量常用词异于普通话而同于广州话,同时还有不少常用词,既异于普通话,也别于广州话。例如:
宁时(那时候)——个阵 侧转(倾斜)——斜左 带仔(怀孕)——有身已
痨仔(痱子)——热痱 至爽(很过瘾)——好盏 返馆(上学)——返学
五邑方言仍保留着中原古字古音。如“介样解”(怎么一回事)、“介样只”(怎么样)是由“底解”“底样”变音而来。“底”即“什么”“怎么”,是唐宋时常用的疑问词。唐诗中杜甫“花飞有底急”,韩愈“有底忙时不肯来”等。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footnoteRef:2]
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诗中“有底”即“有何”“有什么事”。
可惜[footnoteRef:3]
杜甫
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书中首句“底”为“什么”的意思。
五邑方言不少语音从中原语音演变而来,如江门潮连的“手九”“酒草”“老好”,新会古井的“路”,台山的“几点表”和“脱赤膊胳”等。
五邑方言还夹杂着大量外来语。绪论已言,在此不再叙述。
2.3五邑方言中的文化内涵
方言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更是历史沉淀与社会变迁的见证者。五邑地区,作为广东省内独具特色的文化聚落,其方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桥梁。我们试图从语言的细微之处,窥见五邑人民的生活哲学、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结构的演变,为理解中国南方方言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2.3.1五邑歌谣与五邑方言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载:“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欢乐。”[footnoteRef:4]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南部,是我国著名侨乡,江门百姓“好歌”不在话下了。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恩平县志》便有民谣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陈元柱收集台山民谣203首,出版《台山歌谣集》。
2.3.1.1从歌谣用韵看方言语音的变化
民谣为民间土壤的文化奇葩,它植根于民间,其传播主要靠老百姓口头传唱。经典的民谣除其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外,一定会是韵律优美、句式优美和修辞优美,尤其韵律。[footnoteRef:5][3] 歌谣的创作十分重视押韵,讲究音韵和谐。如《娶新娘》:
强呀强,娶新娘。娶个新娘世界靓。一千礼银一千饼,双鹅双鸡几十样,买条头绳绑蚊帐,买块玻璃当面镜,买条三牲当风肠。拜过祖先观音娘,吹起八音锣鼓响,噹噹锵,吹到马山顶,返来点支香,烧串炮仗几丈长,晤理明日米缸噹噹响。
礼银——礼金;三牲——用来祭祀的住、牛、羊。风肠——一面墙壁;八音锣鼓——广东音乐,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草、木等八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歌谣一韵到底,韵脚是强、娘、靓、饼、样、帐、镜、肠、娘、响、锵、顶、香、长、响,押-iang韵,描绘新娘出家十分风光喜庆的场面。
有的歌谣不一定一韵到底,因表达需要而转韵。如《受苦》:
记得过去受苦多,做牛做马日夜磨。一身饿到皮包骨,遇到寒冷死过多。记得过去有一年,穷病交迫又有钱。向佢地主来借债,薪借唔来泪涟涟。
歌谣语言浅白,通俗易懂,前4句押-uo韵,后4句押-ian韵,描绘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情景,深受广大听众的同情。
因为民谣创作注重用韵,我们可以通过歌谣的音韵运用情况,找到某些字词语音变化的历史痕迹,知道该字音的前生今世。如《抗日歌》:
日本唔得了,如今半天吊,中日素来称好友,因何反目该冤仇。义勇军,杀到百灵庙,敌人丧胆吓出尿,跪地啼哭苦连叫,杀佢鬼子命千条。
该歌谣一韵到底,韵脚:了、吊、友、仇、庙、尿、叫、条。押-iu韵。由此发现“冤仇”的“仇”的韵母不是-iu,该字普通话读cháu,广州话读sao22。若然如此,则“仇”不押韵,破坏歌谣的韵律美了。其实,“仇”在《广韵》曰:“巨鸠切,平尤群。幽部。”“仇”字有两个读音:chóu、qíu。读作qíu的仇字在《汉语大字典》中训析为:配偶、同伴、同类、姓氏。调查中发现“仇”新会话读作siu55,台山话?iu55,这样,“仇”也押韵了。再如:
月婆婆,拾田螺。拾几多?拾三箩,畀箩换米煮,畀箩换柴烧,灶角还有箩。狸猫偷个去,禾雀取返来,煮饭禾雀吃,吃个又肚痛,飞到菜园里,拾对红皮屐。屐冇牙,拾张耙;耙冇齿,拾个李;李有核,拾个佛;佛上天,拾个钱;买卷书放落床边,老鼠咬个一半边。
畀,用;灶角,灶边;个,了。
歌谣中“屐冇牙,拾张耙;耙冇齿,拾个李;李有核,拾个佛;佛上天,拾个钱”句式整齐,朗朗上口,两两押韵。如“牙”“耙”押-a韵,“天”“钱”押-ian韵。但是,“齿”“李”不是押-i韵。因为“李”字邑音读lei33,所以,“齿”的韵母应为-ei,读作tshei55,与广州话“扯”音近。“核”与“佛”若以普通话、广州话朗读,也不押韵。调查发现,“佛”邑语读作fut022,“核”读vut022。如:佢该西瓜冇核。(这个西瓜没有核子)尽管“齿tshei55”“核vut022”现在已经很少人说,但通过这些歌谣,可以找到其语音变化的轨迹,追寻其文化源头。
2.3.2从方言词汇反映方言语言的变化
五邑方言属粤语方言的次方言,有粤方言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古微母读作m-声母,古晓合口一二等字读作f-声母,部分古溪母读作h-声母等,江门话(四邑话)也很有特点,如把来自中古透母、定母平声和部分上声字读成喉擦音h-,有浊擦音声母v-,除恩平话外,其余的均有八个声调,调值颇为相近,此外,五邑方言古清母平声字和去声字读同一个阴平调。[footnoteRef:6]尽管如此,江门话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如人称代词“我”,新会话读??i33,广州话读??33,他们,新会话k??t055,广州话 k?ui33tei11。受广州话的影响,江门地区民谣词汇也有广州方言词汇。如《落水如麻》:
落水如麻你去边?我去吴江收渡钱。做乜唔来讲妹听?等妹绣个荷包你装钱。
这应是热恋中一对青年男女的歌唱。歌词“边”,哪里的意思。广州话表方位的疑问代词“边度”,“边”读作bin55。表示方位的疑问代词“哪里”新会话是“乃址”,音nai11tsi55,台山话就一个字“乃”,音nai55-33,变调。又如《古劳顺口溜》:
姑娘仔,无闭翳,入女屋,做皇帝。出门要讲靓,人人认架势。搽水粉,梳头髻。不理父母穷,只求自己好身世。出嫁个阵时,专门靠扭计。几年唔落家,食屈外家米。就算有时节,最多三日走返黎。如果唔比返,半夜走路都敢制。夜深人又静,一个佬静鸡鸡,乜野都唔怕,偷偷地走返归。喂喂喂,提醒你哋啲女仔,如果撞着生疯佬,我问你弊唔弊,问你弊唔弊!
歌谣以方言歌唱,较有特色的五邑话有:认架势——炫耀、扭计——不乖,不听吩咐,制——愿意、生疯佬——麻风病人。同时夹有广州话,如:靓——漂亮、食——吃、个阵时——那时候、静鸡鸡——安安静静。广州话“个阵时”五邑话说“恁时”, 新会话 开平话台山话读nen11?i55,,恩平话nen215?i55[footnoteRef:7]再如:
担担糍果过城去,妹妹小弟尾后随,乡人问我去何处?妹话姑里贺新娘。
歌谣描写乡村小姑娘随姐姐去城里向准备出嫁姑娘道贺路途的情景。“担担”“尾后”均为五邑方言词。“担担”,第一个“担”动词,挑的意思,第二个“担”是量词,音dam11,阳上声,两箩的意思。“尾后”为“后面”的意思。“姑里”是广州话,常写作“嗰里”,指示代词“那些”的意思。而五邑话则说“恁奈”,音ni?11nai33(台山话)、ni?11nei33(新会话)。
除代词携带广州话外,有的数词也使用广州话。如《长工歌》:
······十月排来又立冬,老鼠下田打泥窿。的多禾米打到净,长工阿哥无月俸。······
泥窿,指老鼠洞;打,食;俸,薪水;长工,旧时农村中长年受雇的佣工。
歌词中“的多”为广州话tik055tuo33,新会话nit055tuo33或nit055khui11tuo33,一点点的意思。处理上述列举的代词、数词外,还有动词、名词等有广州话现象,这是语言相互影响渗透的结果。这种现象在歌谣里还有不少,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2.3.3趋于消亡的方言词语
民谣基本上是心口相传,有些歌谣创作距离现在时间久远,有一些当时通用但现在不用或很少使用的口头语却保留下来,成为当今方言研究的重要内容。如:
鸡仔呌,心就忙。想起施为就下床,手托门闩两边开,朝头进宝晚进财。左手进财右手进宝,好财好禄满家堂。
“朝头”即普通话之“早上”,该词目前有些老人家还使用,年轻人则少使用;“门闩”可能很少年轻人知道这个词了。至于“施为”就更少人知道是什么意思。“施为”乃工作之义,如今天之“上班”。该词为旧词,战国时期就出现,估计是中原人将其带到江门来罢了。《列子?周穆王》:“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日。’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footnoteRef:8]
称谓语不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是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一个突破口。作为一种人际关系代码的称谓语,体现着汉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反映当时老百姓的亲属关系和地位差别,但是称谓语极具时代性,极容易嬗变。例如《出嫁歌》:
姑:上轿呀上轿,打开轿门嘱声阿嫂:嫂呀嫂,冻茶莫俾我娘饮,冻汤莫俾我爷尝。
嫂:姑阿姑:阿姑做事无思量,你去服侍人爷姐,我来服侍你爹娘。
这首歌谣中“爷姐”即“父母”。小时候曾听到有老人家这样的骂人:“快折啰,有爷生,冇姐教。”(快点去死吧,你这个被父母惯坏的孩子)“爷姐”二字虽然分开,但实指“爷姐”。当然,现在称谓“父母”的口语常为“爸爸妈妈”,新生代更是“dady mommy”这样称呼了。
除称谓语外,量词的变化也很大。先秦就有“步”这个量词,如“五十步笑一百步”。但现已经很少使用了。歌谣《粟米仔》中“合”字也很有意思:
粟米仔,仔又多,爷姐养儿有奈何,合钱升米爹养大,个钱升米阿嫂唔留。行到衙门狗仔吠,行到水边鸡公啼。大王庙,圣王庙,一个猪头三杯酒,阿乙还系穷阿乙,两行眼泪搭海流。
“个钱”,一个钱。“合钱”,两个钱,形容钱很少,“合”是复合式数量词,不能有“两合钱”之说。它是由古汉语转化而来的。《史记·项羽本纪》:“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调查发现,70后的人基本上不知道“合钱”为何解了。
除量词外,原来活跃在民间的一些代词也销声匿迹了。如《嫁女歌二》:
冬瓜倒瓢仁好吃呢,妈呀。亚妈贪钱要我嫁老郎呀。妈呀。胡子搭上墙壁上呀,妈呀。老鼠拉须吓怕奴呀,妈。
歌谣表达女儿怨恨父母贪钱而断送自己的美好青春,对老夫嫩妻现象的不满。“奴”,代词,“我”的意思。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奴是福薄人,不愿入朱门。”[footnoteRef:9]古时青年女子自称“奴家”。如:“奴家年青,如何敢受礼。”(施耐庵《水浒传》)现代生活中,若有小女子言:“小事而已,待奴家稍后相告。”你是否有穿越到古代的感觉?
2.3.2五邑地名与五邑方言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起的名称。[footnoteRef:10]它通过语言来呈现,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密不可分。地名有较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那怕世易时移,时过境迁,乡音已改,但是,地名因世代相袭,变化极小,所以被誉为人类文化史的活化石。通过对地名的研究,可以了解该地方的地理特征、民俗风貌、经济文化、历史演变、宗教信仰等,从而更好把握该地方的文化内涵。
2.3.2.1地名与自然地理
当人们为某地或聚落命名时,多考虑当地的地理特点、形状,或以该地与某一突出之山川海洋的位置关系命名,或象其形、状其貌,或定其位,或取其性质特点。因而地名多反映了当地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footnoteRef:11]江门地区西北高,东南低,潭江流经恩平、台山、开平、新会,有“江门母亲河”之称。邑人对“江”“海”的概念没有严格分开,除山塘水库外,一般地,有船在其水面来往的,都叫海。因而不少地名有“海”字“江”字。如:湾海(恩平)、外海(江海区)、荻海(开平)、石海(开平)、小海(开平);其实,这些地名的“海”只不过是一些大江大河,真是有点名不副实。而罗江、横江、梅江、江咀、沿江、潭江、木江、三江、新江、大江、江头、长江、锦江、江东、小江等说其为“江”,可谓实至名归罢了。
人们通过水路出行或贸易往来,得有个停泊之处,于是产生了“码头”这个词。有码头之意的“埠”“步”“港”也就反映在地名上。如:三埠、大埠村、潢步村、大步头村、水步、安步、泡步、步溪村、石步、吕步、临步,港口路、客运港。
江门人关于江河的观念,认为比江小点的叫“河”或“圳”,小河曰“河仔”。能反映“河”这个概念的地名有:高圳(新会双水)、东河(开平)、塘河(新会)、河山(新会)、河北(新会)、河南(新会)、河东(台山)、河西(台山)、河木(台山)、河湾(台山)、天沙河(江门)。
比河更小的叫“溪”。不少先民临溪而居,地名叫“X溪”“溪X”,开平有:西溪、杜溪、丽溪、潭溪、石溪、树溪、红溪、沙溪、茅溪、后溪、桥溪;新会有:康溪、唐溪、贯溪、龙溪、良溪、东溪、慈溪;台山有:步溪、朗溪、赤溪;鹤山有:尧溪、东溪。
“滘”,《汉语大字典》释之曰“河道相通也。”从水,窖声。“水”指河流,“窖”是储存的意思,河流交汇处形象地说就是“河水储存处”,这种现象也反映在地名上。如:石滘、大滘、深滘、铁滘、北滘、滘头。
在江门地区,我们发现不少带“冲”字的地名,如:开平有:冲澄、冲口;新会有:耙冲、孖冲、冲那、潭冲、沙冲、陈冲、鱼冲、黄冲、官冲、梅大冲、良德冲;台山:沙冲、密冲、冲云、冲洋、冲蒌、冲洋、冲金、冲口、曹冲;恩平:顶冲、塘冲、扁冲;鹤山:二楼冲。《说文解字》中,“冲”字的解释是“涌摇也。从水中。读若动。直弓切。”换言之,“冲”与“涌”相通。《说文解字》“涌,滕也。从水,甬声。意为水向上冒。”学者肖何盛考证认为“涌”字为古代楚国的河流名称,“涌”类地名为楚文化词汇。“涌”类地名在广东的出现,可能与楚文化随汉人南迁而来有关。[footnoteRef:12]江门市地名专家林福杰认为,在新会历史上习惯将“涌”写成“冲”。[footnoteRef:13]所以,黄冲、曹冲、耙冲等带“冲”字的地名,先祖或许从楚地迁徙过来,在给他们起名时,很自然附带上楚文化了。
江门地区山川丘陵比较多,这也反映在地名上。如开平:中山、燕山、南山、梁金山、泰山、联山、星山、虎山、牛山、厚山、春山、月山、东山、高山;新会:河山、芝山、南山、雅山、豪山。像“圭峰山”“古兜山”这样自然而成的地貌就不一一列举了。
岗,就是高起的土坡,即是山丘,小丘陵。江地区小山岗比较多,不少地名因此带有“岗”字,如开平:旺岗、岗坪、大岗;新会:塔岗、沙岗;台山:板岗、平岗、井岗、岗美、白岗、沙岗、九岗、龙岗;恩平:平富岗、锦岗、石岗、横岗头;鹤山:松岗、大岗、富岗、铁岗。
冈,《廣韻》古郎切,平唐,見。山脊、山岭的意思。开平:楼冈、平冈、芙冈、马冈、龙冈、联冈、蒲冈、冈陵、茅冈、蚬冈、钱冈、冈中;新会:小冈、富冈、梅冈、禾冈、豸冈;台山:冈宁,独冈;恩平:沙冈。
江门地区有山有水,有冲积层陆地平原,一方面受海水的大浪淘沙,另一方面,西江、潭江从上游带来大量富含矿物质的泥沙,形成江门沙质地貌,反映在地名上就有:开平:长沙、幕沙、沙塘、大沙、白沙、沙溪、沙洲;新会:沙富、沙岗、沙冲、下沙、沙路、沙蓢、沙堆、沙西、沙东、沙角、九子沙、石板沙、新沙、沙头、南沙;台山:沙坑、沙浦、沙冲、沙栏、沙奇、沙潮、沙头冲、沙湾塘、沙堤;恩平:沙联、沙湖、沙冈、黄沙、沙河、沙栏;鹤山:沙坪、沙云、下沙、上沙。
江门地区一些地名还反映了地名所指示的地域、山川的形貌特征,如:石湾直街,地处江门市区跃进路附近,因巷道弯曲,且多用条石铺设,原称石湾村,后市区扩大改建成路,民国18年易名“石湾直街”。又如新会城郊的虎爪,因地形像虎爪而故名。恩平的纸扇面,因村后面有山,形似纸扇张开而故名;还有交贝石、飞鹅塘、井根、牛皮塘、雁鹅村、长田、廘颈、歇马、潮连、荷塘、竹叶水、大芙蓉等均因所处之地貌特征而得名。可想而知,我们的先祖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很强呀。
2.3.2.2地名与历史事件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一个地方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时代更迭,都会反映至地名上。我国现代地名学的创始人之一的曾世英先生说:“地名的产生和演变有一定的地理背景,地名的研究理所当然要有地理学家参加。地名又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研究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其演变非进行历史的考察不可,我国的历史地理学家历来对地名的沿革十分注意。”[footnoteRef:14]
有的地名反映五邑移民的历史。五邑地区有的地名冠以姓氏,一般地代表该姓先民最早至此建村生活。如:陈屋巷,现江海区外海属地,元末先祖陈筠轩自福建莆田迁居至此,故名。又如:聂村,恩平市那吉镇属地。明嘉靖年间(1552—1566)叶姓建村,始称叶村,后叶姓他迁,因土音“叶”“聂”谐音,故称聂村。又如李屋塘,恩平市江州镇属地。原为李姓族人村落,并因此得村落名。清乾隆年间,岑姓迁入,村名至今未改。有的地名取两姓称之。如古劳,鹤山市古劳镇属地。明初古、劳两姓合建聚落,取名“古劳”。又如“莱苏”,鹤山共和镇属地。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莱、苏等姓迁徙至此。当时,莱、苏姓人数较多,故以“莱苏”命名村落。再如宵乡,鹤山市龙口镇属地。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温姓自南雄珠玑巷迁居至此。其时居住地四周有围墙环绕,设有四向门楼进出,称之为坚城村。久居,觉此地气候合适,环境宜居,认为此地与原籍又如霄壤之别,故改称“宵乡”。
有的五邑地名反映少数民族的聚居情况。地名还是研究少数民族或特殊聚落迁徙的宝贵资料。不少地名所指示的聚落,过去的居民虽都已迁走,但他们留下的地名,却无意间留下了过去历史的信息。[footnoteRef:15]江门地区是南越之地,居住的是越人和瑶人,可能还有畲人。《新会县志》载:“隋罗州刺史冯融墓在新会西南那船径之古冢岭”,即今台山冲蒌镇朝冲村东的狗冢岭。后来岭南大部分越人发展成为今天壮侗语族的少数民族,部分同化于汉人。越人生活过的地区,从地名可以看到他们遗留下来的痕迹。仅台山一地至今仍留下带“那”字的地名如那章、那眉、那洪等46个,大多分布于南部沿海的北陡、那扶、海宴、广海、端芬等地,新会和恩平也有那伏、那吉、那朗、那芬等地名。“那”,在壮侗语族的壮、傣语中是“田”的意思。再如,古猛为新会司前镇的辖地。“古猛”古俚族为山坡村落的意思。换言之,这里曾是百越族后裔俚瑶族聚居之所。古猛,明崇祯年间(1628~1644)李姓建村,村名袭用至今。
2.3.2.3地名与宗教信仰
宗教对人类社会诸方面都受影响,包括地名。中华民族历来有图腾崇拜的习俗,龙是最受崇拜的图腾。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龙本领高强,无所不能,可呼风唤雨,上天潜水。后来成了皇帝的象征,故皇帝的脸色称龙颜、衣服称龙袍、睡觉的床称龙床·····。龙也比喻精英人才,如卧虎藏龙,中华民族称“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图腾。故而不少地名冠以龙字,以寓龙之吉祥。如:开平:祥龙、龙胜、现龙、龙冈、龙和、护龙、五龙、马降龙、高龙;新会:龙榜、龙溪、眠龙安、双龙、跨龙、九龙、文龙、邦龙、龙头、龙脊、龙旺、龙泉;台山:龙和、双龙、龙岗;恩平:塘龙、龙塘、龙山、龙湾、马龙塘。
佛教较早传至江门。反映在佛教方面的地名带“寺”“庙”“阁”“宫”。桂林寺、观音寺、大圣庙、龙母庙、天后庙、洪圣庙、水月宫等现在还举行宗教仪式,梅阁、和阁、洞阁、白庙、庙边、中庙则没有宗教仪式。龙兴寺是江门地区最早兴建的寺庙。始建于隋朝(581—618),僧弘然于新会城西郊大云山之麓建寺,初名洪化寺,因山名大云,取“云从龙”之意, 而易名龙兴寺。之后多次重修,到明代乃新会十大古寺之最。可惜毁于清道光年间。
玉台寺始建,过去众说纷芸。今据明万历《新会县志》载:“为唐代宋宗遂建。规模宏伟。后经明代重修,除有主寺之外,周围建有圭峰阁、千手堂、玉皇阁、文昌宫、真人庵、朝天门、玉虚宫、关帝庙、诸天庙、水月宫、南天门、玄帝庙、张仙祠等;附近又建有 石庙、琼华洞、观山亭等建筑物。
除佛教外,还有道教。道教崇拜仙人,反映至地名上就冠以“仙”字了。如:仙洞,新会崖门镇属地。相传明代,仙洞村有个杨员外,他家境殷实,邻里关系好,在村里威信高。杨员外五十有几得子杨思全。一天,丫鬟带小思全在村子榕树下游玩,恰见两老翁在树下下棋。丫鬟与小思全走近观棋,不觉天色已晚,小思全闹着回家吃饭,其时,老者赠送仙果给小思全吃。思全字自吃仙果后,回家不再吃饭,但也不觉得肚子饿。后老者输术,令思全吐出仙果。自此以后,思全饭量大得惊人,每顿可吃米饭5斤。由是被起绰号“杨大食”。其父母甚觉奇怪。追问丫鬟,丫鬟道出缘故。杨员外马上带着儿子再去后山寻找那两位仙翁,两人早就云游四海了。据说,村子后山那两位下棋的老翁,一位是太上老君,一位是南极仙翁。至今该村“杨大食遇仙”的传说,该村故名为“仙洞”。
2.3.3五邑民俗与五邑方言
方言本身既是民俗,又是民俗文化的载体,是表现民俗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解读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footnoteRef:16]方言学著名学者詹伯慧和甘于恩曾指出:“词汇是语言诸要素中最敏感、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最紧贴社会发展的脉搏,最能够及时反映社会各种发展变化。它是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传声筒’。因此,我们认识和研究一种地域文化,必然得从语言的词汇人手,借助词汇这面镜子,通过地域方言中多彩多姿而又各具特色的词汇,探从中透露出来的文化信息。”[footnoteRef:17]
2.3.3.1岁时民俗
岁时风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般指一年之中随时序、节令变换、气候、物候变化在民间自然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及一些人为因素渗透其中的年节风俗。[13] P51江门各地非常注重时令节日,特别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等,均拜神祭祖,元宵节、重阳节等均举办活动。这些民俗活动在歌谣传唱中有体现。如:
风土谣
正月狗,二月牛,三月鬼出窦,四月转龙头,五月龙舟随海浮,六月割禾真热闹,七月烧衣兼买肴,八月果碌兼芋头,九月登高随山走,十月蔗仔兜还兜,十一月系冬,十二月系年,家家门口贴红钱,贴呀红钱大吉利,又有鸡脾又有糍,合家大小笑微微。
窦,洞穴;衣,各色的纸;肴,菜与肉;果碌,柚子。
歌谣介绍了一年十二个月里的民间节日(除六月)。正月除过新年外,还有迎灯节,一般农历正月初八起灯,农历十五元宵节后就散灯。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因“灯”与“丁”谐音,寓意人丁兴旺。对一些妇女来说,春节祭祖拜神已经够忙了,又要迎灯、散灯,真是忙上加忙。这个月的妇女忙到像狗那样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元宵节后,村里的年轻人就开始外出谋生了。
2.3.3.2喜庆民俗
在五邑地区,那个有喜庆的事要办理,我们就说这喜事为“红事”,丧葬之事则说是“白事”。表达喜庆的方言词汇非常多,如:上头(结婚)、刮头(小孩弥月)、对岁(小孩满一周岁)、吊脚公(生日)等。有一个民俗方言词“做醮”,现在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回事了。
做醮是很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东汉时期,根植于古代的鬼神崇拜,后逐渐融入道教斋醮科仪之中《说文解字》:“醮,冠娶礼祭。”[footnoteRef:18]其后郑玄注曰:“酌而无酬酢曰醮。”[footnoteRef:19] 做醮不仅是信仰的体现,更是农耕文化下人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深切期盼。醮会期间,村民们自发捐资,搭建戏台、厨房及做醮所需的棚子,清理菩萨巡游路线,张贴告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调查显示,1949年以前,五邑大多农村在秋收后便举行做醮活动。
做醮在秋收后的10至20天内举行,历时五天四夜,由醮会筹备组精心筹备,并邀请法师主持,共襄盛举。
整个做醮过程严谨而神圣,包含净坛、通副官、接佛、上香行道(串花儿)、献供奏字、送船、解结、保符、送佛等一系列仪式。法师身着道袍,手持法器,通过念经、洒法水等方式,涤荡尘埃,奉请诸神,以达到信众消灾降福的目的。村民们手持香火,虔诚跪拜,祈求神灵庇佑,现场烟雾缭绕,气氛庄重。举办做醮礼仪前三日,村民在祠堂吃三日斋(又称“打斋”),法师(俗称“南无佬”)念经,村中长老在斋祀、奠酒。打斋三天,吃的斋有腐乳、豆腐、豆芽,后四天有烧猪、鸡等荤菜。
做醮活动结束后,村民还还愿仪式。村民们若许愿得偿,则需准备斋菜、水果或牲礼等供品,以示感激。做醮活动的核心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追求,也是普通人民最朴素的情感寄托。
2.3.4夫妻称谓与五邑方言
称谓是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得来的称呼或名称。称谓语不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是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一个突破口。夫妻称谓是对与自己有夫妻关系的人的称呼,是建立在夫妻关系基础上夫妻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和叫法。夫妻称谓语是夫妻关系和夫妻观念的外化符号,充盈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不同场合,夫妻称谓不一样。
丈夫称呼妻子,在小孩面前有:老婆、昵称(如小猪、露露)、喂、XX妈、直接叫名字、随孩子称呼、老板娘、X妹、X姐;在男方父母面前有:老婆、直接叫名字、随孩子称呼、绰号(如鸡乸凤);在女方父母前有:老婆、直接叫名字、随孩子称呼、X妹、X姐;就夫妻两人则有:老婆、直接叫名字、随孩子称呼、宝贝、肥婆、亲爱的、老板娘、X妹、X姐、绰号(如鸡乸凤)、喂。
妻子称谓丈夫,在小孩面前有:老公、肥佬、高佬、老+姓、职业名称、姓氏、姓氏+老板、X哥、随孩子称谓、亲爱的、孩子他爸、昵称(如:建建、洋洋)、喂;在男方父母面前有:肥佬、高佬、姓名、老公、随孩子称谓、X哥、孩子他爸、喂;在女方父母前有:肥佬、高佬、姓氏、姓名、老公、随孩子称谓、X哥、孩子他爸、喂;就夫妻两人则有:老公、老肯、肥佬、瘦鬼、瘦柴、高佬、老鬼、死佬、老+姓、姓氏、职业名称如X老师、老板、X哥、喂、随孩子称谓、亲爱的、孩子阿爸(如杰仔阿爸)、昵称(如建建、洋洋)。
称谓语作为一种人际关系代码,体现着汉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夫妻称谓语是夫妻关系和夫妻观念的外化符号,充盈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本类型,夫妻称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表现出夫妻关系的存在状态及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footnoteRef:20]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夫妻称谓语古而有之。对夫妻称谓的语义阐释、理解和辨析,深刻挖掘夫妻称谓的文化内涵,以达“前人所以垂后,后人可以识古”(《说文解字》序言)的目的。
2.3.4.1夫为妻纲
三纲五常是中国重要的伦理文化思想,封建统治者以三纲五常来教化和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其核心观念就是两个字:服从。夫为妻纲是封建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丈夫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在家中起主体地位作用。而妻子是家中的附属,在家中处于附庸地位。表现在称谓上有几点:一是零称谓。女子自嫁到夫家,其名字就很少露面了,哪怕到死,其墓碑上只写:“X家X氏之墓。”不知道其名字。当今社会了,丈夫对妻子称呼一声:“喂”,与古代称妻子的零称谓如同一撤。二是贱称。作为妻子,肩负传宗接代重任。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嗣香火乃封建社会之大忌。在此观念下,就产生“生仔乸”“生仔婆”“孩子他娘”这样的贱称,把妻子当作生儿育女的工具,而非生活的伴侣。三是强调家庭分工。在封建社会里,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礼记内则》:“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女子居内,男子居外。先秦的夫妻称谓中,“内”指称妻子,以它为构词语素形成的双音节称谓就有“内人”、“内子”、“内主”等。《礼记·檀公下》“今及其死,而内人皆行哭失声。”郑玄注“内人,妻妾。”[footnoteRef:21]在内言内,在外言外,丈夫外出打拼,故便是门前人、外头人、当家的;女子就是在家里洗衣、做饭、带孩子、伺候老人,所以做妻子的又有内荆、内客、里头人、屋里人、煮饭婆之称谓了。四是家庭地位低贱。一个女子结婚后,其身份发生了变化——由一个女子变成一个妻子、一个妇人了。《说文》:“妻,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又,持事,妻职也。屮声。”也就是说,“妻”蕴含的意义就是其在家中洒扫庭除,料理家务。《说文》:“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会意,谓服事人者。”妇人,就是服于家事,侍候他人。所以有“贱内”“贱荆”“癫婆”“疯乸”“猪乸”等称谓了。
2.3.4.2官位意识
封建制度下的官本位思想影响着人际之间的称谓。封建社会讲宄“官制崇拜”“身份崇拜”。官,即官爵,也就是说,用原本标示官爵名位的称谓借用作现在指称丈夫的称谓。如“君人”“夫君”皆指丈夫,成语如意郎君。“君”有一国之君之意。《礼仪·丧服》:“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又如“相公”也是称谓丈夫的。此称谓“相”也是丞相官位,“公”乃爵位——公、侯、伯、子、男之首也。 再如“郎”是战国时己有的官名,秦汉时沿置,具体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职责范围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男的结婚当天被尊称为“新郎”,女的称为“新娘”,“郎”就是官爵名称,故自男子娶妻之日起便烙上官位印记了。
老爷是宦官人家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哪怕现在通称的“丈夫”也有官位意识。“夫”,大夫也,古代官爵名称。《礼记·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尔雅》:“率人曰夫。”故“官”者管也,领导也。古者以官为尊,人皆向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讲到达康书记跟妻子欧阳箐已离婚,但生活上仍是同一屋檐下。欧阳青曾说过:“我只要不离开这房子,我还是书记夫人。”官衔既是权利,也是荣誉。言为心声。这样的词观念必然影响到词汇上、生活上。因而“X长”“X主任”“X主席”“ X书记”“X经理”“X总”等称谓语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哪怕某领导退休,也不愿意摘掉这顶“官帽”。笔者认为,在公共社交场合这样称谓是可以理解。但回到家中,其生活角色应变为自然人和家庭的角色为好。尽管老公老婆最初因“老”而得“老头子”“老太婆”之义,但这两词经受历史长河的冲洗下,“老”字已退化为只有作词头的语法意义了。故云,直呼其名,乃是本真,一声“老公”“老婆”则显夫妻关系自然和谐,一声“X哥”“X妹”“宝贝”“亲爱的”,更是夫妻亲昵,家庭甜蜜美满。
夫妻称谓语是夫妻沟通和情感表达的媒介之一,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语言环境会有不同的称谓语。江门地区夫妻称谓语明显留下江门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痕迹,称谓类别多,特征鲜明,在文化外因和语言内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颇有特色的夫妻称谓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