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五邑方言与文化
一、人文历史概况
江门,其地名最早见于明初《秫坡集》第五卷,由黎贞(字彦晦,号陶陶生,晚号秫坡,元末明初新会都会人)代朱二尹作的《江门送别图》序文上。江门向属新会县辖地。元末明初,逐渐成为商贸市集,称江门墟。墟期逢农历二、五、八日。
新会,是个有着1600年历史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新会郡“晋恭帝元熙二年分南海立”(南朝《宋书》),历170年;隋唐置为“冈州”,历200余年;宋以后为新会县,长达1402年;1992年撤县设市,2002年撤市设区,现为江门市的一个行政区。
新会在1600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地方文化,形成为新会特有的历史、地理、社会和其他现实情况,以及地方、区域、氏族、民俗、方言的特色,这些在新会风物中得到具体反映,包括特有的景物、文物、方物、事物。新会风物即新会的风土人情,是新会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府文化、江门侨乡文化的组成部分。新会方言为粤语次方言。[footnoteRef:0]新会话与广州话比较,无论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诸方面都有许多相同点,特别是因华侨、归侨、港澳同胞传入英语而形成的外来语都基本相同。如:领呔[tie]领带,唛头[mark]商标。其次,新会话保留古汉语音的成份比广州话多。相同的如:“看见”讲“睇见”“穿衣”讲“着衫”“走路”讲“行路”。
台山原属新会县地,明弘治十二年(1499)析古兜山以西地区 60里以置县,称“新宁县”,隶属广州府。清同治六年(1867年),土客分治成立赤溪厅;民国元年(1912年),赤溪厅改为赤溪县。民国3年(1914年)因湖南、四川等省均有新宁县,为避免通讯上的混淆,遂以县城北的“三台山”改县名为台山县。现为县级市。台山话属于粤语系统中的四邑方言之一,全县大致可分3个方言区:其一是台北地区的台城、附城、四九、大江等区(镇);其二是东南区的冲蒌、斗山、都斛;其三是西南地区的沙栏、海宴、汶村、深井、那扶、北陡等区。县内各地之间的方言虽声调不尽相同,但词义不变。甘于恩(2010)认为台山话大致可分为四小片:一是台北片,包括台城、附城、三合、四九、大江、水步、公益、白沙、三八共九个镇级单位,其中白沙、三八较近开平方言,以台城话为代表;二是西南片,包括端芬、广海、南湾、隆文、沙栏、横山、北陡、汶村、海晏、海侨以及那扶、深井十二个镇级单位,其中那扶、深井地理上接近恩平,具有恩平话的一些特点,而端芬活别有特色;三是东南片,包括冲萎、斗山、都三个镇级单位;四是川山片,包括上川、下川两个镇级单位,其中下川话的典型语音特点三合镇的汇洞村有部没有边擦音。此外,赤溪、田头两个镇级单位主要通行客家话,居民也仍使用客家话,大隆洞林场和深井部分地区则使用信宜话。[footnoteRef:1]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恩平县长居、静德二都(今苍城以西一带)经常受流寇侵扰,恩平县又无法制止,于是恩平知县宋应升向省宪建议,由新兴、恩平、新会三县割地建立开平县。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 1649年),割新会县的平康、得行、登名、古博四都,割新兴县的双桥都,割恩平县的长静都(由恩平县的长居都和静德都部分地方组成)建开平县。开平县方言的分布,大体可分三个片:东北部的水井地区,属于客家话方言区;西北部大沙、龙胜等地因靠近新兴县,属于粤语方言区;其余地区基本上属于粤语方言四邑的一种次方言区。开平话以赤坎方言为代表。
恩平县地于秦汉始入版图。东汉末于县地建思平县,南北朝时改思平县为齐安县,隋朝属广州总管府高凉郡海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置恩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恩州。齐安县为州(郡)治所。唐代至德二年(757年),原齐安县改为恩平县。宋开宝九年(976年)废恩平县并人阳江县,仍属恩州。庆历八年(1048)改称南恩州,原恩平县为阳江县之恩平巡检司,治所在原县治。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从新兴、阳江、新会三县析出5都23图,军民3411户,田地塘税 2160多顷,复置恩平县。至1958年,与开平合县,称开恩县,后改称开平县。1961年恩开分治,恢复恩平县建制。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称恩平市,归江门市管辖。撤县设市后,辖区行政区域不变。恩平方言是四邑方言的一部分,所属各镇原住居民方言口音稍有差异,但可以互相交流。恩平方言可分为北片方言、中部方言、南片方言。北片方言分布在沙湖、牛江、江洲、君堂、圣堂、良西等一带。中部方言包括平石话和恩城话,南片方言包括那吉话和横陂话。其他是外来居民方言。
雍正十年(1732年)从新会划出古劳、新化、遵名三个都及开平的双桥都全部,古博都的部分地方,新置鹤山县,在今之大官田筑城为治所。因城北有小山形如鹤,县以山名,称鹤山县,治所称鹤城,隶属于肇庆府。此后县境不变。
二、五邑地区方言与文化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五邑地区的方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年轻一代对于方言的使用和传承意识逐渐淡化,普通话的推广使得方言在日常交流中的地位逐渐边缘化。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方言的使用环境受到进一步的挤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开始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来保存和弘扬这一地方文化瑰宝。
(一)古越遗音犹存
五邑地区原为百越之地,有壮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先辈的聚居区。原来的语言,是互不相通的土著民方言,谓之“俚僚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原南迁的汉族居住到新设置的郡县,并呈点状分布。从新会地最早设置的“平夷县”和“新会郡”,恩平的“思平县”和“恩平郡”可想见当时的文化色彩。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由于中原人和中原文化的不断渗入,带来中原雅言古汉语与俚僚语长期并存,交融磨合,渐形成了底层语言为古汉语的初期“白话”。汉越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在方言中得到体现,遗存至今。
中原先民带来中原的雅言古汉语,如行路(走路)、着衫(穿衣)、洗面(洗脸)等。
古越语记音,如盆允、封水、古猛、古兜、古鲁、天等、冲老、冲茶、冲邓、那邓、那齐、那伏、那往山。
壮侗语也由古俚僚越语而来,今新会方言中保留了一些词汇与壮侗语相同,如热和烫口语音“捺[nɑd8]”,坍塌叫“冧[lem3]”,罩、盖说扱[kāb7],用脚猛踏说“(左扌右泵)[dèm6]”,栏圈叫“樚”(新会方言屎屋叫“屎粪樚”“灰樚”)等。
跟少数民族语言接触形成的特色语言:如:痕(痒,壮语、侗语)、冚(盖,壮语、傣语、黎语)、(涮、漱,壮语)、杰(稠,壮语)、孭(背,壮语)、氹(塘、坑,壮语)、虾(欺负,壮语、黎语)、(推,壮语)、冧(倒塌,壮语)、咧(伸舌,黎语、傣语)、嬲(生气、怒,壮语)、谂(想,壮语)
如地名中有那、峒(洞)、罗、古、寮字地名为古越族遗存的地名。如新会沙堆的“那伏”、崖门的“仙峒”、双水的“慕罗”、司前的“古猛”“天等”“那嶝(邓)”、崖门的“古兜”为古越族地名遗留。
(二)土味外语混搭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素有海内一个江门,海外一个江门的美誉。江门地区人民出洋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已有新会人随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自清朝至民国期间,受政治、经济、社会及自然灾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众多江门地区的居民纷纷扬帆远航,跨越重洋,前往海外寻求新的生活机遇。据统计,2022 年江门市海外华侨华人总数 317.6万,分布在世界五大洲 145 个国家和地区:亚洲 41 个国家和地区33.7万人;美洲 34个国家和地区 262.6 万人;欧洲 28 个国家和地区 12.9 万人;大洋洲 14个国家和地区 7.2 万人;非洲 25 个国家和地区 1.2 万人。[footnoteRef:2]五邑华侨华人把中西合璧的“边缘文化”带回故土,所以在如今的江门五邑,土话方言里夹带着诸多的外语元素就不值得大惊小怪,随时随地听到有人冒出一句半句不咸不淡的洋腔,英文的、日文的都很正常。[footnoteRef:3]这就是常说的洋泾浜英语。
五邑地区的百姓在日常交流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半唐半番”富有特色的语言现象。我们通常把形式不标准、或者说得不准确的英语称之为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土话与英语各半。如:拨至北叻(blank)——光着上身;坐室(seat)——驾驶员座位;红博博(blood)——鲜红的;领呔(Tie)——领带。
第二种:译音与译义结合。如:摩托车(moter-car)、咖啡茶(coffee tea)、梳化椅(sofa chair)
第三种:直接使用英语。如:市泵(stamp)——邮票;市的(stick)——拐杖;非是(face)——脸;朱古力(chocolate)——巧克力;唛(mug)——铁通;市把啦(spander)——板手;阿啰(all)——全部;咪(Microphone)——扩音器
(三)方言趋于濒危
近百年来,强势语言或官方语言的扩张使得成百上干种语言或方言陆续消失或濒于灭绝。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现象开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footnoteRef: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国际委员会于1992年提出了出版《濒危语言红皮书》的建议。我国较有规模且目标比较明确的濒危语言和方言的调查工作于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footnoteRef:5]一般认为,未来一百年内,现存的接近7000语种的一半将会消失。[footnoteRef:6]
五邑方言的生存状况跟其他方言相类似,也是在夹缝中生存,使用频率日益衰减。研究团队曾在县城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方言调查,发现不少新生代不会讲“家乡话”,说不好“家乡话”,回到家乡听不懂“家乡话”,无法与乡人交流。不少方言词语已经没有人说,页没有人明白那词汇是什么意思。如“上头”,指结婚。尽管现在这个仪式还存在,但没有年轻人说“结婚”为“上头”了。一些表示长度单位的量词也没有人说,没有人用。如“膊”。例如:
问:尔村离几远有石桥,几长几阔?(距离你村多远有石桥?这石桥的长与宽各是多少?)
答:在村东边三片田远,有石桥一度,长三驳,阔三版。(有一座石桥在我村的东边,距离村子有三块田那么远,这座石桥长三膊,宽三版。)[footnoteRef:7]
“驳”应为“膊”,古代度衡量单位。古代人们常以人体器官作量度。《孔子家语》:“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换言之,一指就是一寸,十指的距离大约相当于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而一拃就是一尺,一丈是相当于一般人的身高,即是十尺高的距离。故云:“尺、寸、寻”等单位均以人体某些部位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以人体为度量衡单位,古而有之。研究发现,公元前 6000 年便有长度单位“肘尺”,其长短相当于胳膊伸开后前臂的肘关节至中指间的距离。
《说文解字》:“膊,薄膊,膊之屋上。从肉,尃声。”“膊即上肢近肩之处。”一膊就是一只手的长度。“长三驳”即3只手的长度。《正字通·肉部》:“膊,肩膊也。”一个“膊”体现古代生产力较低的条件下人民以身体作为测量工具的辛劳,“膊”又有责任担当的含义,表达华侨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以自己厚实的肩膀扛起家人希望的感情。
法国教育家、哲学家卢梭在《语言的起源》中说到:“语言的发明不来自生活的需要,而首先是来自感情。”大家都知道,语言是工具,是打开祖籍地文化的一把钥匙,也是对祖籍地(祖国)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记住他的根在中国。留住乡音,就能记住乡愁!
(四)守护方言行动
五邑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饮食习惯等。这些文化元素与方言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五邑人的身份标识和情感寄托。近年来,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重视方言文化的保护工作,通过建立方言文化档案、开展方言文化教育、制作方言文化节目等方式,努力让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一批专家学者也行动起来,在方言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果丰硕。如,华南理工大学吴绍吟出版《恩平方言》系列,岑安民的《恩平音字典》,台山的黄剑云出版《台山方言词典》,邓钧的《开平方言》,林福杰的《新会方言钩沉》,甘于恩的《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等等,华南师范大学邵慧君教授根据国家语保要求,对五邑方言进行保护录制工作。黄伟亮建立了五邑方言数据库,内含五邑地区26个方言点的方言,建立在线语音查询系统。
还有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容惠华、广州航海学院的曾健生、澳门理工学院的汤翠兰、湖北大学的吕天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郑伟娜等等学者对五邑方言与文化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可喜的成果,为保护和传承五邑方言与文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方言与文化传播现状
方言与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五邑方言跟其他方言一样,在快节奏的社交媒体环境中,信息往往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这导致方言文化的传播内容缺乏深度和连贯性。再者,全球化和标准化的媒体内容可能导致地方文化特色被边缘化,方言文化的独特性受到威胁。还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虽然为方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技术门槛。当今在使用、传播方言的,大多是老人,或长期生活在乡村的人。对于不熟练使用新技术的老一辈方言使用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障碍。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对方言的传播既是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一方面,新媒体平台具有多样性,有社交媒体、视频分享网站、博客和论坛等,能提供多种传播方言文化的方式。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允许方言文化内容的即时反馈和讨论,增加了受众的参与度。同时,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方言文化能够跨越地理限制,触及更广泛的受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