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地区农谚的语言特色和农耕智慧
黄伟亮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江门 529060)
摘要:江门地区的农谚是当地农耕文明的珍贵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本文综合运用语言学、民俗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江门农谚的语言特色,并解读其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农耕智慧。通过对江门农谚的细致研究,揭示了其在传承农耕文化、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农谚的必要性,以期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关键词:江门农谚;语言艺术;农耕指导;文化价值
农谚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endnoteRef:0]]96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endnoteRef:1]]678农谚是中国农耕文化和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强烈的民族特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江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少霜无雪。江门地区的农谚是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及社会的紧密相互依存关系,它们是广大农民长期耕作实践的智慧与经验结晶,不仅语言生动、形式多样,而且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
一、江门农谚的语言特征
谚语,根植于劳动实践,其内涵远超劳动生产的直接映射。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谚语从最初对自然的朴素认知及劳动经验的精炼总结,逐渐拓展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描绘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此类衍生于生活与生产的谚语,不仅来源广泛复杂,内容亦丰富多样,构成了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深嵌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文化烙印。
(一)语音特点
江门地区的农谚在语音层面展现出高度的审美追求,注重通过押韵手法增添语言的音乐性。这种押韵不仅巧妙地运用了相同词语、音节或音素的重复,还赋予了农谚以和谐的韵律美和悦耳的听觉享受,使这些谚语在口耳相传中显得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其押韵方式灵活多变,涵盖了头韵、腰韵及尾韵等多种形式,共同构成了江门农谚独特的语音魅力。
1.押头韵
押头韵,在复句农谚中体现为前后分句开头部分的音韵相谐,其前后两个分句的起始音节或音素相互对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感。如:
冬在头,当了棉被去买牛;冬在中,十个牛栏九个空;冬在尾,冷到死。
燕子飞来好插秧,燕子飞去禾花香。
这两则谚语巧妙地运用了相同词语作为押韵手段,首句均以“冬”字起始,次句则以“燕子”为开头,构成了典型的押头韵现象,展现了谚语在语言表达上的精妙与韵律美。
2.押腰韵
押腰韵,亦称押中韵,是一种独特的韵律现象,具体表现为在复句结构中,前后两个分句的中间部分出现音节或音素的相互押韵,增添了语言的和谐与美感。如:
小猪要游,大猪要囚。
禾怕寒露风,番薯怕霜冻。
这两则谚语在构造上别具匠心,通过前后分句中间巧妙地运用“要”与“怕”这两个相同音节进行押韵,从而实现了显著的押腰韵效果,展现了谚语在音韵美学上的独特魅力。
3.押尾韵
押尾韵是一种在复句谚语中常见的押韵形式,具体表现为前、后分句的末尾部分出现音韵上的和谐对应,此类型押韵因其在增强语言节奏感和音乐性方面的显著效果而广为应用。如:
六月六,撑芋屋。
要想牲口好,不可缺夜草。
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
芒种闻雷声,丰收米价平。
上面首句前后两分句末尾处用“六”“屋”押方言-U?k韵,第2句前后两分句末尾处用“好”“草”押方言-ou韵,第3句前后两分句末尾处用“红”“空”押方言-ou?韵,第4句前后两分句末尾处用“声”“平”押方言-ia?韵。
(二)江门农谚的词汇特点
1.使用古汉语实词
江门地区的农谚,作为一种以方言为载体的民间口语文学形式,深刻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韵味与内涵,其中方言不仅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传承与展现该地文化特色的关键。从词汇层面观察,江门方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其保存了众多源自中原的古字古音,[[endnoteRef:2]]67俗称古汉语。如:
犁田过冬,好过用粪壅。
立冬唔割禾,一夜丢一箩。
插到立夏,唔插就罢。
寒露过三朝,迟早一齐标。
“壅”,即用泥土或肥料培养植物的根部。上句“壅”是方言词,“填埋”的意思。汉代王充《论衡·道虚》:“物黄,人虽灌溉壅养,终不能青。”[[endnoteRef:3]]888意思是植物虽然经过人的精心浇灌和培土,但最终也无法恢复其原有的色泽。
“禾”,谷类植物的总称,在江门地区指“水稻”。《康熙字典》:“凡穀皆曰禾”。[[endnoteRef:4]]36《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endnoteRef:5]]520
“罢”字,“停止、结束”的意思,是古汉语词。《战国策·东周策》:“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6]23
“标”字,“抽穗”的意思。指禾谷类作物发育完全的幼穗从剑叶鞘内伸出的时期或状态。《庄子·天地》:“上如标枝,民如野鹿。”[6]74
2.使用方言虚词
江门地区的农谚,作为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不仅承载着世代农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农业生产经验的宝贵总结,更在语言的运用上展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尤其是其对方言虚词的巧妙运用,更是这些谚语生命力与魅力的源泉。方言虚词,如同语言中的调味剂,虽不直接承载实义,却在句法的衔接、情感的表达以及语境的营造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
插田插到立夏,插唔插就罢。
霜降遇重阳,一年攞埋三年粮。
首句“唔”字,副词,表示否定,“不”的意思。广州方言“唔怕丑”,即“不害臊,不怕丑。”[[endnoteRef:6]]81上首句的意思是“若插秧插到夏至,那就不用插了吧。”
第二句的“攞”是方言“积攒”的意思,“埋”字,是表完成的体貌助词,表示“攞”这一动作已经完成。表示完成体的助词广州话用“咗”(阴上调)[ts?35],其语源可能为“着”(著)。[[endnoteRef:7]]93
(三)江门农谚的句式结构
江门地区农谚,作为农耕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农业生产智慧,其独特的语言艺术亦是其魅力所在。其中,句式结构作为农谚语言表达的基石,展现了高度的韵律美与逻辑严谨性。江门农谚在句式结构上有单句式、双句式及多句式,共同构建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农耕生活画卷。
单句式农谚,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独立句子。它言简意赅,往往以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深刻的农事哲理,如“霜降过后望禾黄”“南晴北落是春天”,寥寥数字便道出了农时之重要及春天天气的特点。这类句式结构紧凑,节奏明快,易于传诵,体现了江门农谚在语言运用上的高度凝练。
双句式农谚,通过对比、对偶等手法,将两种或多种事物并置,形成鲜明对比或相互映衬。这类句式在农谚中占比多数。如“疏秧大肉,疏禾大谷”“花生靠暴地,结英靠分枝”“好天瓜,落水麻”。这些农谚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度,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江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智慧与经验总结。
多句式农谚,结构复杂多变,通过排比、递进等修辞手法,层层递进地阐述复杂农事现象或深刻道理,如“冬在头,当了棉被去买牛;冬在中,十个牛栏九个空;冬在尾,冷到死”,以排比手法,说明立冬这节气的气候特点,对做好农耕工作有莫大启示。多句式农谚逻辑性强,信息量大,是农谚中难得之佳作。
(四)江门农谚的修辞手法
江门农谚巧妙地融合了比喻的生动形象、对比的鲜明突出、对偶的工整以及夸张的强烈效果,深刻反映了农耕生活的实践经验,展现了劳动人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与艺术化表达。
1.比喻
在江门地区农谚中,比喻修辞方法的运用尤为突出,为农谚增添了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如“春天寡妇面,一日三时变”,巧妙地将春天多变的天气比作寡妇情绪的不定,既形象描绘了春季气候的瞬息万变,又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类比,使得这一自然现象变得易于理解和感知。又如“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以人到老年害怕贫穷的心理状态,比喻水稻在寒露时节对寒风的畏惧,不仅深刻揭示了农作物生长的关键节点与所需条件,同时也寓含了人生哲理。这些比喻修辞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农谚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也体现了江门地区农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与智慧总结。
2.对比
在江门地区农谚的语言特色中,对比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显著增强了表达的精准度与生动性。例如,“小猪要游,大猪要囚”,通过“小”与“大”“游”与“囚”的鲜明对比,指出小猪与大猪在饲养管理上的不同需求,体现了农民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又如“早造靠头驳,晚造靠尾阵”,此谚语利用“早造”与“晚造”“头驳”(初期管理)与“尾阵”(后期管理)的对比,强调了早稻与晚稻在农时把握上的不同侧重点,即早稻种植重视前期的精心管理,而晚稻则更看重后期的关键照护,深刻揭示了农作物生长周期中农时管理的智慧与策略。
3.对偶
在江门地区农谚的语言特征中,对偶修辞手法的广泛运用不仅契合了人类对于形式对称的美学追求,还有效地突出了事物间内在的关联与对应。如“云盖中秋月,雨洒上元灯”,通过“中秋月”与“上元灯”的时令对应,“云盖”与“雨洒”的气象描绘,形成了工整对称的句式结构,不仅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而且在内容上相互映衬,寓意深刻,预示着天气变化的规律,展现了农民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与智慧总结。再如“早禾望白撞,晚造望夜雨”,句中“早禾”与“晚造”对应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白撞”与“夜雨”则分别描绘了农民所期盼的不同降水形式,一个“望”字生动表达了农民对适时降水的殷切期待,深刻反映了农耕活动中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与顺应。这些对偶农谚,以其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不仅传递了丰富的农耕知识,也体现了江门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农民的审美情趣。
4.夸张
在江门地区农谚的修辞手法中,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为表达农耕智慧与自然现象增添了生动与趣味。如“南风送大寒,赶狗唔出门”,通过夸张地描述连通常不畏严寒的狗都因天气极度寒冷而不愿出门的情景,形象地突出了寒冷天气的极端性,既富有生活气息,又深刻体现了农民对气候变化的细腻感知。又如“万斤绿肥千斤粮,多种绿肥改土壤”,此处“万斤”作为夸张性虚数,并非实指,而是强烈地强调了大量施用绿肥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土壤结构的显著效果,简洁有力地传达了绿肥使用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积极变化。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农谚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也深刻反映了江门地区农民在长期农耕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农谚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二、江门地区农谚蕴含的农耕智慧
江门地区的农谚,不仅是农耕民众世代承袭的智慧瑰宝,更是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生动诠释。这些农谚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递了丰富的农耕知识,彰显了江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天、地、人”和谐统一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智慧。
(一)顺应时令,落实农耕
时令即二十四节气。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加工提炼并不断充实完善而形成的,是我国独有的农业气象科学遗产。[[endnoteRef:8]]1如“惊蛰”,标志着立春后自然界的复苏,春雷初响,万物复苏,预示农事活动的适时启动。江门农谚有云:“惊蛰唔浸谷,大暑禾唔熟”,意思是若不在惊蛰时节及时“浸谷”(即清水浸泡稻谷以促进发芽),则至大暑时节早稻难以成熟,影响收成。此谚语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江门地区农耕智慧中“顺应时令”原则的生动体现。
再如“禾怕寒露风,番薯怕霜冻。”寒露,约于阳历10月8日降临,标志着天气渐寒。此时,正值水稻抽穗扬花关键期。寒露风,作为晚稻生育后期的首要气象威胁,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减缓抽穗速度,乃至穗粒难以完全抽出;其次,干扰花朵授粉受精过程,导致空秕粒增多;再者,阻碍稻粒正常灌浆,影响稻米质量。寒露风实为晚稻后期成长之大敌,一次较强的寒露风侵袭,即可引发10%至20%的空秕率,[[endnoteRef:9]]12凸显了农耕活动中顺应时令、防范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二)珍惜时雨,守护希望
时雨,即顺应时令之雨。它不仅是自然界恩赐的宝贵资源,更是农耕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如:“水打禾花,惨过抄家。”“禾花”指水稻抽穗期间;“抄家”即抄没家庭财产。这句谚语以“惨过抄家”比喻强降雨对水稻抽穗的严重影响。水稻作为一种喜水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然而,在开花授粉这一关键时期,过多的降水会导致机械损伤和授粉不良,从而影响结实率。因此,降水对水稻生长既有利也有弊。适量的降水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但过多的降水则会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农民通过这句谚语提醒自己和后人要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水稻的稳产高产。
(三)因势利导,耕作有道
江门农谚中蕴含着丰富的耕作智慧。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收割,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农民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精准把握。
如“早耘田,早发科,迟耘田,弱蘖多”,这句农谚强调了及时且有效的田间管理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耘田”指的是在农作物生长期间进行的松土、除草、施肥等一系列田间管理活动,“早耘田”意味着农民在农作物生长初期就积极投入田间管理,通过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等措施,为农作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样做有助于促进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增强其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从而加速农作物的生长进程,提高产量和质量,即“早发科”所描述的早期生长旺盛、茁壮成长的景象。
相反,“迟耘田”则会导致田间管理滞后,杂草丛生,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特别是当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后,若田间管理不及时,会导致养分和水分的竞争加剧,不利于主茎的生长和发育。此时,农作物容易生出许多“弱蘖”,即细弱、生长不良的侧芽或分枝。这些弱蘖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养分,还影响了主茎的产量和品质,最终导致整体产量的下降。
四、结束语
江门地区的农谚不仅是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更是江门地区文化传承的活化石。这些谚语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记录了江门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农耕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农谚,不仅是对历史记忆的尊重,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