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会特色方言词语中透视地域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
摘要: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和活化石。通过解析8个在语音、语义上具有鲜明新会特色的方言词语,揭示了新会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新会;方言;词语;民俗
新会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之西南部,东与中山接壤,南与斗门相邻,西靠台山,北连江门、鹤山,濒临南海,毗邻港澳。今新会之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已有人类聚居。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新会改称冈州。现新会属广东省江门市的一个行政区,辖区有1个街道和10个镇,总面积1362平方公里,人口76.56万。[1]P1-4
方言本身既是民俗,又是民俗文化的载体,是表现民俗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解读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2]P16方言学著名学者詹伯慧和甘于恩曾指出:“词汇是语言诸要素中最敏感、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最紧贴社会发展的脉搏,最能够及时反映社会各种发展变化。它是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传声筒’。因此,我们认识和研究一种地域文化,必然得从语言的词汇人手,借助词汇这面镜子,通过地域方言中多彩多姿而又各具特色的词汇,探从中透露出来的文化信息。”[3]P86新会方言为粤语的次方言。[4]P4笔者选取8个颇有新会特色的方言词语,解码新会的民俗文化。
1.上头[s??11hau22]
新会方言把“结婚”称作“上头”。“上”为阳上声。除老一辈外,现年轻人不会将“结婚”称作“上头”了。连《广州方言词典》收录“上头”是指喝酒后头晕,[5]P394没有“结婚”义项。“上头”一词在古代确实被用作男子加冠、女子加笄仪式的俗称。在《红楼梦》第二十回中,晴雯在嘲讽宝玉和麝月时说道:“哦,交杯盏还没吃,到上头了。”[6]P134这里的“上头”指的是旧时女子出嫁前的梳头仪式,即把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是区分已婚未婚的标志。
虽然现代的年轻人不称“结婚”为“上头”,但“上头”礼俗还有保留。“上头”是男女双方在迎亲前的重要仪式,象征着一对新人将步入成人阶段,准备肩负起组织新家庭和延续后代的责任。
男女双方的“上头”仪式大致相同,有沐浴、更衣、参拜、庆祝等几个环节。沐浴时,将使用新鲜的柚树叶与清水一起沐浴,寓意涤去旧尘,开启新生活;更衣是更换衣服,穿上新的内衣外衣,象征新的开始;参拜就是选定吉时,新郎坐在摆放着象征吉祥的三碗汤圆、镜子、红头绳、子孙尺、龙凤剪刀的案前,由家族长辈为新郎梳头,并引导新郎诚心向天参拜,祈求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子孙昌盛。新娘则坐在摆放着汤圆、生果、烧肉、鸡等供品,以及木梳、笔梳、针线包、红丝巾等象征性物品的案前,好命婆边给新娘梳头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等吉祥话语,寓意新娘新郎白头偕老,婚姻幸福;庆祝就是在上头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各自与家人和亲友一起品尝汤圆,分享喜悦。
2.出世[tsh?t055sai11]
新会方言把“婴儿出生”称作“出世”。“世”在《廣韻》记载:“舒制切。”[7]《广州方言词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2022 年度岭南文化项目“融媒体视域下五邑方言与文化传播研究”(批准号:GD22LN20)、江门市科技局项目“江门地区方言语音在线查询系统建设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伟亮(1966-),男,广东新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方言与文化。
典》有“出世”条,“出生”义,“世”为阴平调。新会方言“出世”的“世”为阳上声。其调值与普通话、广州话不同。“出世”有婴儿出现在世上之意,语言形象生动,与“横空出世”意义相近。
自古以来,家中新生命的降临被视为天大的喜事,各地的风俗有异。在新会,新中国成立以前,婴儿出生时,用老年妇女的旧衣服包裹身体。据说能“镇惊辟邪”,农村尤为普遍。婴儿出生后,做父亲的,第一时间将红鸡蛋、花生、鸡酒送到孩子外婆家,这叫报庚。外婆家回送背带衣物,这叫送庚。婴儿出生后,婴儿的奶奶用红纸装着白米,拿着香烛,到常用的水井边拜祭,然后把白米拿回家,混其他米煮饭,其寓意是家中添人口,告诉井神知道,以保佑大人小孩平安。传说拜了井神的白米,吃了暖肠胃,不易患肠胃病。家中父母给小孩起名字时,会拿着小孩出生的时辰八字到算命的盲人或会排八字的人处,论一论八字,看他的金木水火土五行那方面薄弱,就以新名字中的汉字五行以补救。婴儿出生后三天,将为婴儿举行“洗三朝”仪式。仪式一般由奶奶或外婆主持。澡盘装有用艾叶、柚子叶、老姜煮的温水。奶奶或外婆用手试过这水的温度觉得合适,就为婴儿洗澡。洗完澡,用新鲜干净的葱条在婴儿身上轻轻打三下,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邪魔。”至此礼成。奶奶或外婆抱着婴儿逐一认亲。为父者,则宴请亲友,共享幸福快乐。
3.刮头[kuat055hau22]
《说文解字》释“刮”为“掊把也。”从刀。本义为“用刃平削物体。”[7]“刮”字在《广州方言词典》释曰:“用刀等將物体表面上的某些东西去掉。”[8]P441刮头就是用剃刀剃去头上的部分毛发。如果将头上全部毛发剃去,则叫“剃光头”,新会话叫“刮光头”。在新会,用剃刀剃胡子,叫“刮须”,用剃刀剃毛,叫“刮毛”。
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称满月或弥月。在新会,举行满月礼,先在家中用剃刀给婴儿剃去胎发,或抱着婴儿到理发铺请理发师傅剪去胎发。或许这原因,新会方言称“婴儿弥月”为“刮头”,意为刮去头上的毛发。
婴儿举行“刮头”前一天,家里人会用萝卜、姜、杨桃、番薯,切片加入白糖、白醋等材料腌制好咸酸姜。另外把煮熟的鸡蛋用红丝线(俗称红蓝)煮汁染红,称之为“红鸡蛋”。这天上午,主人家备好 6 至 8 款菜式,盛碗后与咸酸姜、红鸡蛋排列在神台前,拜神灵与祖先;用大碗盛猪肠、猪肉、木瓜拜祭床底下“亚婆”神,祈求保佑婴儿快高长大。礼毕,让较大女孩把婴儿背出公共场所转游一圈。目的让婴儿融入自然环境,接触多样人群,以驱邪避凶,祈愿婴儿健康成长,生活幸福。
婴儿月满礼这一天,不少家庭宴请亲友到场庆贺,分享喜悦。亲友多送上婴儿衣服做贺礼。酒店酒楼门口的迎宾牌上会写“XX府弥月,席设XX厅”。每席必有红鸡蛋和萝卜等腌制的酸菜。仪式完成后,主人家还把红鸡蛋、酸萝卜等用碗装着分送给亲戚,亲戚收下并回赠红包。红包“内容”有多少,因人而异。
4.对岁[t?i33s?i11]
在古代,婴儿出生后满一周岁,称为“晬”。《集韵·去声·队韵》:“晬,子生一岁也。”[9]新会方言称婴儿一周岁为“对岁”。“对”在《广州方言词典》有释:“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为‘一个对’”[10]P265新会人借此指周年。“岁”为阳上声,“年”义。如“岁岁平安”,即“年年平安”。
在古代,抓周是婴儿周岁生日的重要民俗活动。《红楼梦》第二回有记载:“那周岁时,政老爹(贾政,笔者注)便要试他(贾宝玉,笔者注)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11]P13孩子的家长以此预测孩子的未来兴趣或职业。
在新会,婴儿对岁那天,做家长的要为孩子配鞋穿。在这一天,母亲把早已准备好的新鞋子给孩子穿上,口中念道“穿新鞋仔,出入平安,快高长大,大吉大利”。家庭即使再穷,这双新鞋也必定要买,并且穿烂了也不能扔掉,通常母亲会将这双鞋子珍藏起来。这双新鞋象征着孩子开始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寓意着孩子健康成长,稳步前行。
5.起身[hei22sin33]
新会方言“起身”意为“起床”,如“7点钟起身”,即“7点钟起床”。“起身”也可以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达到的目的。如“想起身”“做起身”“记起身”等。这与《广州方言词典》“起身”义项相同,但读音不同。“起身”广州话hei22sen33。不过,新会方言“起身”还有另外一义项:人死后三年,死者亲属选择吉日破土开棺,捡拾骸骨放入陶制坛中,这个坛俗称“金埕”,故这行为又称“执金”。“执”者,拾也。“起身”释为“拾金”此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广州方言词典》《广州话方言词典》均没有收录。
“起身”这一丧葬民俗十分讲究。一般地,死者土葬三年后,其遗骸需要重新安放。为此,死者家属准备一个高约二尺、大处直径超过一尺,有盖子的专用陶坛。这陶坛一般涂有金黄色的釉,有的以浮雕作装饰,体现死者后人家境富有。死者“起身”仪式常在秋冬干燥季节进行。其间,先选择良辰吉日,后由死者亲属和一位有丰富“执金”的老人执行。他们在原埋葬地前点燃香烛,摆放好鸡、猪肉、糯米饭等供品,跪拜并告知死者“执金”的用意。开棺后,将骸骨按人体结构顺序放入陶坛,不放置陪葬品。然后盖上坛盖,并在上面用毛笔写上死者的姓名及生死日期。最后,由长子或长女背起这陶坛,前往新墓地安装,或暂时存放在山洞,待选好吉地再进行安葬,俗称“葬山”。并立墓碑,供子孙后人拜祭。
6.行山[ha?22san33]
扫墓是丧葬礼仪活动的延续,[12]P87是子孙后代慎终追远,孝德归厚,敦亲睦族的重要内容。扫墓新会方言叫“行山”“拜山”。新会有句俗语:“激死老窦攞山拜”,意思是“气死父亲后,就要去拜山。”这里的“山”指山坟、坟墓。《说文》:“坟,墓也。”坟是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新会人忌讳说“死”字,当人死后,往往说人去世、身故、病逝、逝世、走了等等。经营死人用品的门店叫“长生店”。因为“死”与“4”谐音,所以,酒店楼层、房间号甚少有“4”字。
坟墓有始祖墓和本家墓。始祖墓即太公墓,为一方姓氏始祖之墓。该姓氏的子孙要到场拜祭,名为“行祖山”。本家墓为本家祖先之坟墓,只是本家后人祭扫。坟墓有新旧之分。新的坟墓为年内新修建的。按照当地旧俗规定,这类“新山”要在清明前进行拜祭,俗称“行新山”。而本家旧的坟墓,一般在清明前后组织扫墓,最晚不超过公历五月就要组织本家子孙去“行山”了。
行山就是缅怀、祭祀先人。祭品通常有烧猪、糕点、鸭蛋、苹果、甘蔗等。烧猪是行山的必备祭品。家庭富有的,就两人抬着整只大烧猪前去拜祭。家境一般的,也会购买些许烧猪。现在有人以烧鹅替代烧猪。也有人烧猪烧鹅都拿去拜祭,以表对先人万分虔诚。
扫墓时,第一,清理墓地树木、杂草和垃圾。若山坟被雨水冲洗有破坏的,则到邻近地方锹些长满杂草的土块(俗称“草皮泥”)对山坟进行修复。值得注意的是,修复新坟旧墓有别。修复新坟的,要草皮泥土向上,杂草向下;修复旧墓的要杂草向上,泥土向下。第二,在坟墓顶处盖上一块草皮,泥土向下,杂草向上,并在草皮上压上纸钱。这纸钱新会方言叫“契钱”,“压上纸钱”叫“砸纸”。同时,在山坟上插上“花红”。这些花红用约40厘米长的竹篾粘上四五块彩色小纸片制作而成。“花红”又称“挂纸”,取“挂念先祖”之意。一般地,每房人至少插一对花红。坟墓有这些墓纸的表示有子孙来祭扫,而没有的则是孤坟。第三,点燃香烛。红烛插在中间,至少要2支红烛。明香插在红烛两旁。插香时,每三支一扎,至少插两扎,至明香插完为止。第四,摆放祭品。将上述祭品摆放好后,再摆放筷子和酒杯。每房人一双筷子和一个酒杯。摆放筷子时,筷子头要向着山坟,筷子要在酒杯的右边。那鸭蛋要在现场切开两边,用小刀剔除蛋黄和蛋白,然后切口向下,盖在山坟上。意为给先人一艘船,让其能漂洋过海,四处谋生。山坟的后土(即后山)的祭品如山坟一样,但分量则少很多,象征性摆放一些即可。当酒杯斟满酒后,就开始轮流拜祭,祈祷先人保佑。派代表焚烧银宝冥币。相传焚烧这些“金银财宝”是供在地下的先人使用。各人拜祭完毕,奠酒后,收拾那些祭品,然后燃放鞭炮。至此,祭祀礼成。
7.上梁[s??11lu??22]
当新会方言上梁的“上”为阳上声时,“上梁”是指安装房屋端顶最高一根中梁的过程。“上梁”也可以写作“上樑”,是动词,表示将中梁架上去的行为。若“上”为去声,则“上梁”指房屋建筑的中梁,是名词。中梁的安装很重要,如果中梁摆放不端正,下面的屋梁也会歪曲。这正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此俗语的由来。上梁在房屋建造中一个重要环节,正如通书所言:“上梁有如人之加冠。”可见,上梁在房子建造中被赋予浓重的民俗色彩。
在农村,房子的中梁一般是结实的杉木,也有人用非常结实的坤甸木做中梁。中梁需精心挑选,认真打磨。中梁壮实,象征家宅稳固、子孙昌盛。中梁挑选完后,就挑选好日吉时上梁。上梁前,房子主人会在中梁的两端绑上一封利是,在固定中梁的墙上各放两块红布,寓意大吉大利,家宅红火。然后再案台上摆放烧猪、鲮鱼、公鸡、糕点和香烛、银宝等祭品。主人在案台前参拜完后,随着吉时的到来,建筑师傅齐心协力,将中梁缓缓升起,稳稳地安放在预定的位置,并说“家宅兴旺,平安大吉”等几句吉利话语。随即主人放鞭炮予以庆祝,同时给建筑师傅送上红包,寓意皆大欢喜,吉祥如意,诸事顺利。
8.红包[hou?22pau11]
“红包”的“包”字读音,普通话和广州话均为平声,新会方言为阳上声。现市面的红包封面写着“利是”,其实,这书写有误。正确的写法是“利市”。“利是”的“是”为代词,指代有利的人或事,与“红包”之含义相差甚远。《广州方言词典》解释“利市”为“内装钱的红纸包,逢年过节或有喜庆事时给小辈或互赠。”可见,我们平时所见“利是”应为“利市”。
“利市”最早并非指红包。《易·说卦》“利市”是指做买卖方面大吉大利。[13]P136到了宋代,“利市”有“红包”之意。苏轼《与范子丰之六》:“新珠想日长进,爱婿无恙,甚望丈人高等待乞利市也。纳银一笏,托用买圆熟珠子二千枚,少钱,告那出,便纳上。”[14]P4972
改革开放前,若新会人家里有喜庆事要操办,主人家会带着“利市”给亲友送喜讯,邀请其参加喜宴。他们见面一番寒暄后,主人家会说:“畀张红纸你,到时候记得来吃条瓜菜呀。”意思是给个红包你,记得依时参加喜宴。)“红纸”就是红包的意思。至于内有多少现金,并无约定。红包就是红纸包着的礼金。所以,说“红包”为“红纸”,实属老一代新会人采用指代这种修辞方法。
新会方言说“派红包”就说“畀利市”,“收红包”就说“接利市”。现年轻人不说“接利市”,而是说“逗利市”。
每逢春节,长辈要给晚辈“利市”。已婚男女,均要“畀利市”,未婚男女,无论长幼均可“接利市”。派利市原则上派两封,钱多少不拘。亲友互赠礼品,也在礼包里放一封利市,以图吉利。家里的门楣会悬挂几个桔子和一封利市,寓意新的一年阖家大吉大利。
参考文献:
[1]江门市新会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会年鉴·2023[M].南方日报出版社,2023.
[2]侯小英.从民俗中发掘方言字词的特殊读音——以梅县客方言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4).
[3]詹伯慧、甘于恩.广府方言[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4]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21.
[5][8][10]李荣.广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三秦(西安)出版社.1992.
[7]汉典https://www.zdic.net/hans/
[12]张连举.论元杂剧中的扫墓祭祖习俗[M].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3]林忠军.周易郑注导读[M].华龄出版社.2018.
[14]郭预衡.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7[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